马耳他群岛漫游记:穿越金色的历史与蔚蓝的海岸

马耳他群岛漫游记:穿越金色的历史与蔚蓝的海岸
清晨的阳光洒在瓦莱塔的古老城墙上,为这座“绅士为绅士建造的城市”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我站在上巴拉克花园的边缘,俯瞰着眼前壮丽的三姐妹城和深邃的地中海港湾,开始了为期数天的马耳他群岛探索之旅。
瓦莱塔:骑士团的荣光
瓦莱塔的街道如同棋盘般规整,这是1566年由让·德·瓦莱特奠定的城市格局。沿着共和大街前行,两旁是典型的马耳他阳台,色彩斑斓的木制封闭阳台从蜂蜜色的石灰岩建筑中伸出,形成独特的街景。
圣约翰大教堂的外观朴实无华,但内部却极尽奢华。踏入教堂的瞬间,我被满眼的金色震撼——整个拱顶和侧壁都覆盖着精美的镀金雕刻,讲述着圣约翰生平的故事。脚下是大理石墓穴,安息着四百多位骑士,每一块石板都是一件艺术品。卡拉瓦乔的《圣杰罗姆》和《被斩首的施洗者约翰》真迹悬挂在奥拉托里奥礼拜堂,昏暗的光线下,画作的戏剧性光影效果更加震撼人心。
在马耳他国家战争博物馆,我了解到这个岛国在二战期间承受的猛烈空袭——人均炸弹承受量超过任何其他国家。博物馆外的弗洛里亚纳防御工事依然屹立,见证着马耳他人的坚韧。
姆迪纳:寂静之城
从瓦莱塔乘坐公交车向北行驶约半小时,便抵达了马耳他的古都姆迪纳。这座“寂静之城”坐落在一处高地上,四周被坚固的城墙环绕。穿过中世纪的大门,仿佛瞬间穿越回骑士团时代。
姆迪纳的街道狭窄曲折,两旁是贵族府邸和教堂。登上市政厅的屋顶平台,可以360度欣赏马耳他岛的全景:北面是密集的城镇,南面是起伏的丘陵,晴天时甚至能望见远处的戈佐岛。
在姆迪纳主教堂内,我欣赏到了精美的壁画和雕塑,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的木刻作品。教堂博物馆收藏着一系列宗教艺术品,包括中世纪的手稿和圣物箱。
当地导游告诉我,姆迪纳只有约300名常住居民,夜晚时分,当游客散去,这座城市才真正回归其“寂静之城”的本色。街道上只有煤气灯的光芒和偶尔传来的脚步声。
蓝洞:地中海的蓝色奇迹
第二天清晨,我前往马耳他岛南端的祖里格村,探访著名的蓝洞。由于早晨光线最佳,我赶在日出后不久抵达。从悬崖顶部的观景台俯瞰,六个大小不一的天然拱门在海浪的冲刷下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连接的洞穴。
乘坐当地渔夫的小船进入蓝洞,海水清澈见底,呈现出从浅绿到深蓝的渐变色彩。阳光透过洞穴入口射入水中,在洞穴内壁上反射出梦幻般的蓝色光芒。船夫用桨指向水下的岩石:“看那些海绵和珊瑚,这里海洋生物很丰富。”
每当小船穿过拱门时,海浪拍打岩石的声音在洞穴内回荡,形成自然的交响乐。最大的洞穴高达30米,足以容纳多艘船只同时进入。船夫解释说,蓝洞的最佳参观时间是上午9点到下午1点,那时太阳位置正好能让光线充分照亮洞穴内部。
丁里悬崖:海岸线的壮丽终点
从蓝洞向西不远,便是丁里悬崖——马耳他岛的西南端点。这里是欧洲最高的海崖之一,垂直落差达220米。站在悬崖边缘,强劲的海风几乎让人站立不稳,脚下是波涛汹涌的深蓝色海水。
沿着悬崖小径行走,可以看到不同层次的地质结构:底部的蓝色黏土、中间的 Greensand 层和顶部的珊瑚石灰岩。这些岩层记录了马耳他数百万年的地质历史。
春季时分,悬崖顶部长满了野花和草药,特别是马耳他特有的黄雏菊。当地人说,傍晚时分这里是观赏日落的最佳地点,太阳缓缓沉入地平线,将天空染成橙红色。
戈佐岛:田园诗般的姐妹岛
乘坐渡轮从马尔萨姆谢特港前往戈佐岛,约25分钟的航程中,可以欣赏到科米诺岛的蓝色潟湖和马耳他岛北部的海岸线。戈佐岛比主岛更加宁静、田园化,田野被干石墙分割成拼图般的图案。
维多利亚是戈佐岛的首府,位于岛屿中心的山丘上。登上城堡要塞,可以环视整个戈佐岛的全景。这座城堡自青铜时代就有人类居住,现在的结构主要是骑士团时期建造的。城堡内的博物馆展示了戈佐岛的历史,从史前时代到现代。
戈佐岛最著名的自然景观是蓝窗——一个巨大的天然石灰岩拱门,可惜在2017年的风暴中坍塌了。如今只能看到残留的基座,但附近的 inland sea 和 Fungus Rock 依然值得一游。在内海,我乘坐小船穿过一条狭窄的海底隧道,来到了开阔的地中海,那种从黑暗突然进入光明的体验令人难忘。
在戈佐岛北部的拉姆拉湾,传说中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女神卡吕普索曾将奥德修斯囚禁于此。海湾拥有独特的红色沙滩,周围是茂密的植被和陡峭的悬崖。
科米诺岛:蓝色潟湖的诱惑
从戈佐岛返回主岛的途中,我在科米诺岛停留。这个面积仅3.5平方公里的小岛几乎没有常住居民,却是马耳他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因为那闻名遐迩的蓝色潟湖。
蓝色潟湖的海水颜色难以用语言描述——一种介于绿松石和蓝宝石之间的透明色彩,清澈见底。即使在水深数米的地方,也能清晰地看到海底的白沙和水草。浮潜时,我看到了各种小鱼在海草间穿梭,偶尔还有章鱼躲在岩石缝隙中。
除了蓝色潟湖,科米诺岛上还有圣玛丽塔、圣玛丽炮台等历史遗迹。沿着岛上的小径行走,可以欣赏到野花、草药和各种鸟类。由于岛上没有汽车,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高尔夫球车或自己的双脚,这种远离尘嚣的感觉格外珍贵。
大力水手村:童话般的电影场景
回到马耳他主岛西北部的安克湾,我参观了一个独特的景点——大力水手村。这个色彩缤纷的木制村庄最初是为1980年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音乐电影《大力水手》而建造的。
村庄完全按照漫画中的场景建造:大力水手的家、布鲁托的酒吧、威米的便利店、教堂、邮局甚至墓地都一应俱全。参观者可以乘坐小船环游村庄,在布鲁托的酒吧品尝“大力水手啤酒”,或者观看现场表演。
最有趣的活动是领取“居民证”——每个游客都可以获得一张印有自己名字的马耳他籍大力水手村居民证。虽然这明显是一个旅游景点,但其建筑质量和细节处理令人印象深刻,所有木结构都是实木建造,而非电影布景常用的石膏板。
Mellieha海滩与圣保罗湾
从大力水手村向东不远,便是马耳他最大的沙滩——Mellieha海滩。这片金色的沙滩绵延近一公里,背靠着一片松树林,面向着平静的海湾。与马耳他许多岩石海岸不同,这里平缓的入水区非常适合家庭游泳。
海滩后方的小山上是梅利哈村,村中最著名的景点是梅利哈洞穴教堂。据传说,圣保罗在马耳他船难后曾在此洞穴中停留并传授基督教义。教堂内有一幅拜占庭风格的圣母与圣子壁画,被认为具有神奇的治愈力量。
继续向南便是圣保罗湾,《圣经·使徒行传》中记载圣保罗在此遭遇船难的地方。如今这里是一个繁忙的渔港和游艇码头,岸边遍布餐厅和咖啡馆。我参观了纪念圣保罗船难的教堂和雕像,站在海湾边想象着近两千年前那场改变马耳他历史的船难。
重返瓦莱塔
旅程的最后一天,我再次回到瓦莱塔。这次我选择了不同的路线——从下巴拉克花园开始,沿着海岸线步行至瓦莱塔水门。沿途经过了许多历史建筑:曼诺尔剧院、卡斯蒂利亚骑士旅馆、普罗旺斯骑士旅馆等。
在瓦莱塔的国家考古博物馆,我了解了马耳他的史前历史,特别是神秘的巨石神庙文化。博物馆展出的“沉睡的女士”雕像和神庙中发现的螺旋纹饰令人印象深刻。
傍晚时分,我坐在上巴拉克花园的长椅上,看着夕阳将整个大港染成金色。三姐妹城的灯光逐渐亮起,与夜空中的星星交相辉映。回顾这几天的旅程,我深深被这个小小岛国的丰富历史、壮丽景观和文化多样性所震撼。
旅行实用信息:马耳他群岛虽小,却蕴含着超出其面积的历史深度和自然美景。从史前神庙到骑士团城堡,从蔚蓝海岸到金色沙滩,这片地中海中心的岛屿确实不愧为“地中海心脏”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