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桑尼亚北部环线游猎日记

坦桑尼亚北部环线游猎日记
启程:阿鲁沙,游猎之门
清晨的阿鲁沙城笼罩在薄雾中,空气中飘散着木炭和热带植物的气息。我们下榻的旅馆坐落在梅鲁山脚下,从阳台可以望见这座海拔4566米的火山轮廓。阿鲁沙作为坦桑尼亚北部游猎环线的起点,街道上随处可见准备出发的游猎车辆和充满期待的旅行者。
我们的向导约瑟夫准时在酒店大堂等候。这位经验丰富的马赛向导有着十年带领游客探索国家公园的经历。他仔细检查了我们的行装,特别提醒要带上防晒霜和 binoculars(双筒望远镜)。上午八点,我们乘坐改装过的陆地巡洋舰开始了为期七天的游猎之旅。车辆顶棚可以升起,方便站立观察动物,车内备有充足的饮用水和充电设备。
第一站:塔兰吉雷国家公园
从阿鲁沙出发,行驶约两小时,地貌逐渐从城镇转变为广袤的稀树草原。塔兰吉雷国家公园以其标志性的猴面包树闻名。这些巨大的树木散落在草原上,有些树龄超过千年,粗壮的树干需要数人才能合抱。
“看那边,”约瑟夫突然指向左侧,压低声音说,“一群非洲象。”大约二十头大象正缓慢地向塔兰吉雷河移动,其中包括几只幼象,它们紧贴在母亲身边。我们保持安全距离观察,能清晰地听到它们撕扯树叶和相互呼唤的声音。
在塔兰吉雷的亮点包括:
午后,我们在公园指定的野餐区午餐,周围有蹄兔在岩石间跳跃。远处,一群长颈鹿以优雅的姿态啃食金合欢树的叶子,它们的长舌头巧妙地避开尖锐的荆棘。
塞伦盖蒂无垠的草原
前往塞伦盖蒂国家公园的路程较长,但我们沿途的风景不断变化。经过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边缘时,约瑟夫指给我们看马赛人的村庄——许多圆形泥屋环绕而成的小聚落,周围有用荆棘围起来的牲畜栏。
进入塞伦盖蒂后,景观豁然开朗。这片世界遗产地面积达14763平方公里,意为“无边的平原”在马赛语中。我们到访时正值角马产仔季节,草原上随处可见新生的角马幼崽。
在塞伦盖蒂的三天里,我们见证了令人难忘的景象:
一天傍晚,我们入住塞伦盖蒂中部的游猎旅馆。从房间的阳台可以直接看到草原上动物的活动。入夜后,远处传来鬣狗的叫声,星空无比清晰,南十字星座悬挂在天幕上。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天然的动物园
离开塞伦盖蒂,我们向南前往恩戈罗恩戈罗保护区。通往火山口边缘的道路陡峭曲折,但当火山口全景展现在眼前时,所有人都被震撼了——这个世界上最完整的破火山口直径约20公里,壁深600米,内部自成生态系统。
驾车沿陡坡下到火山口底部,气温明显变化。火山口底部面积260平方公里,生活着约25000头大型动物。由于火山口壁的阻挡,大多数动物常年居住在此,不进行迁徙。
在恩戈罗恩戈罗的探索中,我们观察到:
午餐时,我们在欣加湖附近指定的野餐区就餐,周围有斑马和角马在吃草,几只黑背豺在远处徘徊,等待机会捡拾食物残渣。
曼雅拉湖国家公园:鸟类与猴群的天堂
行程的最后一站是曼雅拉湖国家公园。这个公园位于东非大裂谷悬崖底部,以其多样的生态环境而闻名——从干旱的草原到地下水林,从碱性湖泊到茂密的森林。
曼雅拉湖最著名的居民是爬树的狮子。约瑟夫告诉我们,这些狮子习惯在树上休息,可能是为了躲避采采蝇或获得更好的视野。虽然我们没能看到这一奇观,但公园其他丰富的生物让我们不虚此行。
在曼雅拉湖的体验包括:
下午,我们驾车沿着湖岸行驶,看到河马群在浅水区休息,只露出眼睛和耳朵。约瑟夫分享了一个有趣的事实——河马虽然看起来笨重,但在短距离内奔跑速度可达30公里/小时,比人类快得多。
归途:返回阿鲁沙的思考
返回阿鲁沙的路上,我们经过了一些当地市场和小村庄。马赛妇女穿着色彩鲜艳的shuka(传统布料)出售手工艺品,孩子们笑着向我们挥手。这种与当地文化的短暂接触让我们对坦桑尼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回顾这七天的旅程,我们累计行驶了超过1000公里,记录了67种哺乳动物和近200种鸟类。但数字无法完全表达站在非洲草原上,目睹野生动物自由生活的震撼。
这次旅行留给我们的不仅是照片和回忆,还有对自然保护的深刻思考:
傍晚时分,我们回到了阿鲁沙的旅馆。梅鲁山的轮廓在夕阳中显得格外清晰,一群鸟儿飞过头顶,向着我们刚刚探索过的荒野方向飞去。坦桑尼亚北部环线的游猎之旅结束了,但这些广阔的土地和其上的生命将继续它们古老的生活节奏,年复一年。